|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旅游景点 > 鸡鸣驿

鸡鸣驿

关键词:怀来 鸡鸣驿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鸡鸣驿乡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hbhl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303

    已有1网友参与纠错

   
    鸡鸣驿城位于河北省怀来县鸡鸣驿乡鸡鸣驿村,是一处建于明代(
1368-1644年)的驿站遗存。驿城占地22000平方米,平面近方形,城墙周长18918米。城墙表层是砖砌的,里层是夯土。墙体底宽8-11米,上宽3-5米,高11米。城墙四周均匀分布着4个角台。东西各开一城门,建有城楼。城外有烟墩。城内的五条道路纵横交错,将城区分成大小不等的十二个区域。城内建筑分布有序,驿署区在城中心,西北区有马号,东北区为驿仓,城南的傍城有驿道东西向通过。城内还有古代遗留的商店和民居。
鸡鸣驿城是中国邮传、军驿的宝贵遗存,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驿站位于洋河北岸的鸡鸣山下,110国道145公里处的鸡鸣驿村,地理坐标东经115°18‘~20’北纬40°27‘,海拔550540米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好、规模最大、最富有特色的邮驿建筑群,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被称为邮政考古、机要考古的一座“活化石”。驿站在中国历史上曾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生命线,古代时传递消息和发放官文都用快马,后因马的体力和奔跑的距离都很有限,要完成数百公里的传递不得不中途换马,所以就在沿途建立许多马站,后来这种马站又演变成接待过往官员、商人的临时驿站,同时完成传递信息和邮件,也起着军事城堡的功能。可以说驿站在古代起着现代邮局和军事基地的作用。1982年被河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03年、2005年,鸡鸣驿两次被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列入100处世界濒危遗产名单。  

得名:
       鸡鸣驿,因背靠鸡鸣山而得名。鸡鸣山,《水经注》里说,赵襄子杀代王于夏屋而并其土,襄子迎其姊于代。其姊代之夫人,至此曰,代已亡矣,吾将归乎,遂磨笄于山而自杀。代人怜之,为立祠焉,因名其地为磨笄山,每夜有野鸡鸣于祠屋上,故亦谓之鸡鸣山。《明·一统志》里则说,唐太宗北伐至山闻鸡鸣,因名鸡鸣山。
走近鸡鸣驿城墙,一种厚重的沧桑悄悄袭来,古老的城墙任几百年风雨冲刷留下斑驳印迹, 鸡鸣驿(20张)备受风雨侵蚀的青砖追忆着前朝的繁荣,古老的驿道诉说着昨天的往事。    

 


建筑布局:
       从未来过,城门却似曾相识,从多次在《大决战》等影片中出现过的城门走进老村,没有想象中的青石板路面,随着人们的脚步,身后留下漫漫尘烟。村里人说,当年备战备荒挖地道,把挖出来的土垫在街道上,于是路变成了今天的模样。

      鸡鸣驿的布局:"三横两纵"5条贯通东西、南北的大街,将驿城按"井"字不均地分为3区9块12片。东西走向的头道街区域主要是军政管理和商业服务区,南北走向的西街区域是驿站的核心设施,东北为驿仓区,正北为驿学区,宗教建筑则遍布全城。

      精心雕琢的青砖瓦房,古老的土砌房屋,仍坚强地经受着风沙的侵袭。也有现在常见的红砖房,个别还贴着瓷砖,似乎与这里古朴的环境不大协调。很多不规则石头垒成的院墙倒是与众不同,也算是当地民风的一种传承吧。鸡鸣驿乡从上个世纪80年代,当地政府就规定村里的民房不允许折旧建新。各家院内的猪圈鸡栏、成堆的玉米棒子,让我们看到鸡鸣驿的大部分村民依然从事着种植、畜养的劳作生活。
       鸡鸣驿有几大著名:全国现存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古驿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世界百个濒危文化遗址。

主要建筑:
贺家大院
驿站里最有名的“贺家大院”曾是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时,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难留宿的地方。至今二进院的山墙上还留有刻砖"鸿禧接福"四个楷书大字,作为慈禧太后在此居住的记念。原来的五进连环院,现在已经变成各自独立的院落。五六百年的时间,给这个驿站古城留下了浓重的痕迹。
泰山庙
来鸡鸣驿,不能不看泰山庙的壁画。建于清朝顺治8年的泰山庙,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但殿内壁画仍旧清晰可见,富于层次感的绘画效果令今人拍案叫绝,诙谐独特的三句半式说明文字堪称绝品。国家下拨的50万保护资金已经到位,正用于修缮泰山庙、文昌宫。泰山庙的泰山奶奶是送子菩萨,过去这里香火旺盛,村民常找泰山奶奶祈子。虽然正在修缮中,殿内看到几个布制的娃娃。据说,这是用来祈子的。
过去农历四月十三--十八,这里都举行隆重的鸡鸣山庙会,十五是最热闹的一天,常有京津、晋、蒙等地的善男信女专门到此逛庙敬香,祈求平安。腊月十六、二十一、二十六是年集的日子,四面八方的人都来此交易。现在鸡鸣驿村居民生活已有很大改变,每逢农历初十、十六都是集日,不过交易地点已从原来驿城头道街迁到鸡鸣驿城西门外的"集市大街"上。   

 




历史:
       鸡鸣驿始建于元代。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率兵西征,在通往西域的大道上开辟驿路,设置“站赤”(即驿站)。至明朝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鸡鸣驿扩建为宣化府进京师的第一大站,城内设有驿丞署、驿仓、把总署、公馆院、马号等建筑,还有戏楼和寺庙。  鸡鸣驿距下花园五公里有一座山原名叫磨笄(jī)山。贞观十九年,唐太宗"恃其英武征辽,尝过此山",曾"驻跸其下,闻雉啼而命曰鸡鸣"。一个帝王可以改变历史,改变一个地名更是颐指之间的事情。于是这座山从此叫鸡鸣山。于是在京张公路旁这个原来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成为一系列传奇的发源地。
        传奇英雄成吉思汗与忽必烈又为鸡鸣驿加上浓墨重彩的一笔。1219年成吉思汗率兵西征,在通往西域的大道上设置驿站。到忽必烈时,全国(不包括蒙古地区)已建有站赤1496处,其规模远超汉唐。
        鸡鸣驿始建于何年未有确切记载。但它是中国古代邮驿功能最全的驿站,具有非常重要的军事、交通与邮驿地位。蒙古语称驿站为站赤。"元制站赤者,驿传之译名也"。"凡在属国,必置传驿。星罗棋布,脉路贯通。朝令夕至,声闻必达。""盖以通达边情,布宣号令,古人所置邮而传者,未有重于此者。凡站,路则以马以牛或以驴,或以车,而水则以舟"。在辽东地区的站赤甚至备有狗站。不但如此,元代的站赤有非常具体而又详尽的规定。而且几乎每朝对站赤的规定都有不同程度的增补,驿站的功能日趋完善。
        例如元世祖时燕京至开平府、至京兆,设急递铺,每十五里二十五里则设一铺。关于所传件都有详尽具体的规定: "……其文字本县官司绢袋封记,以牌书号。其牌长五寸,阔一寸五分,以绿油黄字书号,若系边关急速公事,用匣子封锁,于上重别提号及写某处文字,发遣时刻以凭照勘迟速。其匣子长一尺,阔四寸,高三寸,用黑油红字书号……"感觉就像现在的特快专递与加密急件。
        到了英宗至治三年,对急递铺的规定更为细密:"……凡铺卒皆腰革带,持枪、携雨衣,赍文书以行。夜则持炬火,道狭则车马者,负荷者,闻铃避诸旁,夜亦以惊虎狼也。响及所之铺,则铺人出以俟其至。囊板以护文书不破碎,不襞积,折小漆绢以御雨雪。不使濡湿之。及各铺得之,则又辗转递去。"如此规范如此严格,令人叹为观止。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这样形容元代驿站:"各省之要道上,每隔二十五迈耳,三十迈耳,必有一驿……合全国驿站计之备马有三十万匹,专门使用。驿站大房屋又一万余所,皆设备妍丽,其华糜情形使人难以笔述也。"
        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鸡鸣驿站建土垣,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砖修城池。全城周长2330米,墙高12米,在东、西城墙偏南处设东、西两座城门,门额分别为“鸡鸣山驿”、“气冲斗牛”。门台上筑两层越楼,上面城墙均筑战台。北城墙中部筑玉皇阁楼,南城墙中部筑寿星阁楼,两座阁楼遥相呼应。城下的东、西马道为驿马进入的通道,城南的“南宫道”即是当年驿卒传令干道。可以想像,当时每日马铃声声,飞尘滚滚,身穿邮服、腰挂“火印木牌”的驿卒,乘骑传递,风风火火,昼夜不停,何等热闹。
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为加强驿城的防御,对城垣进行了全面维修,并在城东南角城墙上筑角楼魁星阁一座。为防止山洪浸侵,又于城东筑护城坝一道。

 

 



历史地位:
        驿站在中国历史上曾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生命线,古代时传递消息和发放官文都用快马,后因马的体力和奔跑的距离都很有限,要完成数百公里的传递不得不中途换马,所以就在沿途建立许多马站,后来这种马站又演变成接待过往官员、商人的临时驿站,同时完成传递信息和邮件,也起着军事城堡的功能。可以说驿站在古代起着现代邮局和军事基地的作用。

发展:
        邮驿事业的发展,给鸡鸣驿的各项建设都带来了契机,经济、文化繁荣,商贾云集,庙宇辉煌,公馆宏伟。每年农历四月十三至十九的鸡鸣山庙会和腊月十六、二十一、二十六三个集日,更是满街摊贩,大唱庙戏,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直至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汰驿站,开办邮政”,鸡鸣驿这座古驿站才完成了它的历史重任。 
        现今,无论从旅游还是从文物角度上看,鸡鸣驿这座保存基本完好的古城仍不失当年风采,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它的城墙,除西城墙中部有段塌陷外,其余均整齐地矗立着,棱角分明,不歪不倾。它的城门,拱洞高耸,宽厚的大门洞开,门上镶着的铁板、铁钉依然牢牢紧钉在门上。城内的佛、道教寺庙和驿站其他建筑,不少仍保存完好。专供过往官员、驿卒就餐住宿的“公馆院”即驿馆,是一座明代建筑,这座三进院落的北屋,隔扇木插销头做工考究,各个木插销头分别刻有琴、棋、书、画、荷、莲、蝙蝠、蝉等不同的形象,栩栩如生,巧夺天工,别有情趣,反映出中国古代匠人的高超工艺。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慈禧太后仓惶西逃时,曾在鸡鸣驿城内下榻,现其下榻的古建筑和遗址尚存。
        近年来,古代驿站鸡鸣驿大受影视界青睐。中央电视台以及北京、八一、广西、天津、香港等电影厂家纷纷来这里选拍外景,鸡鸣驿成了一座电影城。

        鸡鸣驿城城池四周砖墙包皮,周长699丈,高3.5丈,城内明清建筑庙宇达17处之多, 大多保存完好,其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和邮驿价值吸引了国内外大批参观考察者和影视剧作家,同时也引起了各级各部门的高度关注,在广泛宣传的同时,完成了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 ,由清华大学制定的鸡鸣驿城文物保护规划通过了国家文物局的评审,为古驿站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国家将投资2300万元用于古驿站的保护开发驿站在中国历史上曾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生命线,古代时传递消息和发放官文都用快马,后因马的体力和奔跑的距离都很有限,要完成 数百公里的传递不得不中途换马,所以就在沿途建立许多马站,后来这种马站又演变成接待过往官员、商人的临时驿站,同时完成传递信息和邮件,也起着军事城堡的功能。可以说驿站在古代起着现代邮局和军事基地的作用。
        鸡鸣驿始建于元代,1219年成吉思汗率兵西征,在通入西城的大道上开辟驿路,设置“站赤”,即驿站。到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鸡鸣驿扩建为定货府进京师的第一大站。清康熙年间,设驿臣主管驿站事务。鸡鸣驿在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建土垣,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砖修城池,全城周长2330米,墙高12米,设东西两门,城门上方筑两层越楼,此城中部建玉皇阁楼,城四角分筑角楼。东西“马道”为驿马进出通道,城南的“南官道”即是当年驿卒传令干道。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将城墙重新修理,并在城东筑护城坝一道。
        鸡鸣驿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8月,国家邮电部为纪念中国邮政创办100周年,发行了纪念邮票《古代驿站》一套两枚,其中一枚就是鸡鸣驿。现今,无论从旅游还是从文物角度上看,鸡鸣驿这座保存基本完好的古城仍不失当年风采,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它的城墙,除西城墙中部有段塌陷外,其余均整齐地矗立着,棱角分明,不歪不倾。它的城门,拱洞高耸,宽厚的大门洞开,门上镶着的铁板、铁钉依然牢牢紧钉在门上。城内的佛、道教寺庙和驿站其他建筑,不少仍保存完好。专供过往官员、驿卒就餐住宿的 "公馆院"即驿馆,是一座明代建筑,这座三进院落的北屋,隔扇木插销头做工考究,各个木插销头分别刻有琴、棋、书、画、荷、莲、蝙蝠、蝉等不同的形象,栩栩如生,巧夺天工,别有情趣,反映出中国古代匠人的高超工艺。

影视作品中的鸡鸣驿:
        近年来这里独特的风貌受到电影界的青睐《血战台儿庄》、《血战长城》、《大决战》、《国士无双》、《蓝色的花》、《超级女谍》、《大潮600天》等影片先后在古城拍摄,鸡鸣驿成了"电影城"。
        萧瑟的古城墙上,《大话西游》中至尊宝与紫霞仙子的身影已无处寻觅。据史载这里建于元朝,距今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自从1913年北洋政府“裁汰驿站,开办邮政”把它淘汰出历史舞台,这座古城已经被人们遗忘整整快一百年了,没有几个人知道这么一座周长近2000米的古驿城当初在中国历史上是何等重要。
鸡鸣驿所处的驿路,也就是它旁边110国道的前身,早在先秦时代就以“上谷干道”闻名于世,此后历代王朝都把它作为东经居庸去燕(现北京周边)、冀(河北一带),西到大同、新疆,南通飞狐(河北蔚县南)、紫荆关(位于河北易县,长城关隘之一),北达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俄罗斯的必经之路。地处当时交通要道的鸡鸣驿,在担负军、民驿站的同时,也成为商家发聚之地。据驿城里很多现存的碑刻记载,该驿在最繁华时仅当铺就有6家之多,同时还有商号9家、油铺4家及茶馆、车马店等等,然而年华流走,现在这里只剩下一些散落的民居。
        沿着城脚下的土路一直走到驿城的东城门,门洞还算比较完整,但上面木质结构的城楼已经有些破败,倒是纵观全局没有一处后人翻修加工的痕迹。就连门口的一个刻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也被推倒在一旁,似乎在衬托古城萧瑟的景色。
《大话西游》最后那幕场景就是在这个古城拍摄完成。其中东门那个有些破败的古城楼就是至尊宝和紫霞热吻的背景。风尘漫天时,的确有些“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意境。不过站在城楼上远观北面起伏的鸡鸣山,近瞰杂草丛生、砖瓦弃落的城墙,让人想起《城南旧事》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淡淡哀愁。  
        这座历经8百年的古驿站,历经岁月风霜,到本世纪初鸡鸣驿城的历史建筑二级残损以上的占到70%以上。在怀来县政府经过近两年的保护修复,目前已向游人开放,成为北京周围一处独特的风景。2003年,鸡鸣驿保护规划通过国家级专家论证会评审,规划用10年时间分三期完成修缮任务,使这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逐步恢复历史原貌。       
        2006年以来,国家和地方先后投资500多万元,完成了鸡鸣驿城东城墙补修工程、东西城门楼和越楼修复工程、泰山庙和文昌庙等6座庙宇抢险修复工程、龙王庙戏台等两大戏台修复工程,以及道路砌石、绿化等建设项目,使这个古驿站得到了初步的恢复保护,同时还完成了鸡鸣驿文物保护管理处、驿城接待室工程。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1 人发表纠错信息 )
其他旅游景点信息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